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探索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校决定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于学校尚无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成熟经验,也难以在短期内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因此决定以试点的方式先行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工作,同时在试点中跟进培训,并积极总结经验、梳理问题。
经各二级学院认真组织遴选,共推荐《国际公法》等6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经学校审核并经2018年11月21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对上述课程予以立项(详见附件1)。现将有关建设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立项设计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2月)
各学院组织课程建设负责人认真调研、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和课程特点,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举措,根据内容和要求填写建设任务书(详见附件2)。学校将于2019年1月委托复旦大学对课程思政骨干教师进行首批专题培训。
(二)项目实施阶段(2019年3月-11月)
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要注重强调价值引领,善于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各环节,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根据建设任务书内容,修订体现“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PPT课件等教学文件,明确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制定能够充分体现过程性学习的效果评价标准,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改革经验。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应随堂跟踪授课情况,填写听课纪录,提出建设建议,共同完善教学文件、各类材料等。
(三)中期评估及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12月)
学校成立专家组,负责对项目开展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工作。各立项课程要在充分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找准思政元素融入点,各课程负责人要紧扣课程思政主题,设计3-5个包含设计方案与实施成果的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并公开讲授一节示范课。
2019年7月完成教学计划的教师可在2019年6月中期评估时参加课程建设验收工作。2020年1月完成教学计划的教师可在2019年12月总结验收时参加课程建设验收工作。学校将在适当时机举办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竞赛,将评选优秀示范课程、优秀示范课堂和优秀示范教师,学校将对优秀示范课程进行持续资助,对优秀示范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各课程组积极总结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经验,进一步提炼、培育为教学成果。
二、相关说明
(一)建设经费
学校为上述60门立项建设示范课给予经费支持,拟按照教改项目(一般项目)0.5万元/项进行资助。各二级学院应根据课程建设实际机遇相应经费、政策投入。
(二)发挥二级学院程建设的主体作用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示范课程负责人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修订结合起来,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整体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发挥学院思政课师资优势,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工作建设和改革中,发挥好引领、示范和指导作用。
各二级学院要对各课程建设任务书进行认真审核,于2019年1月4日之前统一将纸质版(一式一份)报至教务处,电子版发送邮箱412864874@qq.com,联系电话:7603315 。
?
附件:1.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名单
? ? ?2.“课程思政”建设任务书
?
?????????????????????????????????????? 教务处
?????? 2018年12月20日